“中國媽媽”成為貶義詞的反思

“中國媽媽”成為貶義詞的反思


  我們應以科學、開放、健康、多元的心態,來看待子女的成長和成才問題

  日前,一篇《美國高中中國媽媽為何成瞭貶義詞?》的文章在網上引發熱議。在美國學生、傢長眼中,中國媽媽愛攀比,永遠以別人為標桿,要求孩子學這做那,成瞭美國高中生口中的諷刺語。主流社會認為,華裔傢庭孩子缺少獨立性和自主性,就像小雞一樣,總要靠老母雞的翅膀來保護。

  1919年10月,魯迅寫下瞭《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?》,反對父權的無上權威,反對父母對子女有天大恩情的思想,針對父母凌駕於子女之上的傳統舊觀念,呼籲父母們覺醒。

  而現在,中國媽媽們愛攀比、愛包辦等,說到底,也是一種基於功利目的,不尊重孩子的個性與願望,對孩子賦予過高的未來期待,為此又不惜付出過度的物質溺愛。

  倒不是友邦人士一驚詫,我們便自怨自艾,趕忙自我檢討,在教育上我們是得反省一下——美國媽媽看重的是孩子是否快樂,是否心智健全、是否個性獨立;而中國媽媽看重的是孩子的分數,這成瞭不少年輕父母為孩子制造的新囚籠,成瞭孩子成長道路上不堪承當之重。

  總的來講,這會讓中國的孩子們比較辛苦,正如時下熱播的《我的青春誰做主》所揭示的,母親總想掌控和指揮女兒的命運,令女兒困惑、茫然甚至痛苦。這在與被稱作是孩子天堂、老人地獄的美國相比較,其反差更明顯。

  美國小孩子在校接受教育,是循循善誘,培養興趣,鼓勵沒邊際地自由發揮,今天讓你從後花園撮一些土去,就教學生這土的形成,從感性到理性;明天讓你手工制作一件東西,讓你上臺表述這東西的制作過程,一切以學生為主體。中國教育的問題就是,給你一個圓,在數學課上就給你答案這是零,在英文課上就是歐,不能有別的答案,以教師為主,學生被動接受,創造性受挫,想像力受限。

  所以說,很多學子大致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其受教育的路徑,那就是:在痛苦的灌輸中等待開悟。灌輸貫穿瞭整個學習的過程,是在戒尺或類似戒尺的訓導、填鴨、死記硬背中裝滿知識的過程。

  教育的兩種功能,我們似乎隻註重瞭一種,那就是學會手藝好謀生,在現在的就業嚴峻形勢下,就更令中國媽媽們恐慌,就越發強化瞭中國媽媽的攀比心理,更加以別人為標桿,求得孩子出人頭地。

  在這種實利主義目的趨使下,教育的另一種功能被抵消瞭,那種被學者肖雪慧稱作必要的烏托邦的教育內涵,那種讓孩子眼界開闊、目光遠大,有助於發展觀察、分析、評價、選擇能力的內容,被立等可取的錢幣式的內容取代瞭。這是鍛造工具出產匠人而非陶冶精神出產大師的教育,也是中國媽媽攀比魔咒的來路,對此,不能光是中國媽媽們反思,整個中國教育體系都該為此反思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ngsilfang 的頭像
    mangsilfang

    mangsilfang的部落格

    mangsi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